蚕桑习俗早已跨入“非物质文化遗产”殿堂 挖掘历史 发表于2014-12-03

桐乡洲泉双庙渚蚕花胜会盛况

蚕乡妇女在“剥绵兜”

桐乡是全国知名的蚕桑之乡、丝绸之府,蚕桑丝织生产历史十分悠久。长期以来,蚕桑习俗已经融入了桐乡老百姓的衣食住行、婚丧嫁娶之中,一些由蚕而起、因蚕而庆、为蚕而狂的传统习俗一直保留至今。2010年国庆期间,拥有5000年历史的桐乡蚕桑习俗作为一个子项目有幸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标志着桐乡古老的蚕桑习俗已成为世界级的文化瑰宝——

桐乡蚕桑丝织生产历史悠久

桐乡素有“蚕乡”之称,境内栽桑、养蚕、缫丝、织绸历史悠久。

桐乡市农业志编纂委员会提供的相关资料上记载,早在47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杭嘉湖一带就已栽桑养蚕,并已初步掌握了织绸技术。《桐乡县志》上记载,南宋时,蚕桑业的重心从浙东转移到浙西的嘉湖,桐乡成为浙江的主要蚕丝产地之一。享有“天下第一绸”美誉的“濮绸”织造工艺也出自那时,濮绸为历代皇室官宦普遍采用,繁荣绵延700余年。元朝时,桐乡的蚕桑丝织生产一度遭到破坏,但到明代中后期,蚕利渐兴,濮院、石门、乌镇等地由于桑苗、桑叶、丝绸产品的交易及缫丝织绸等手工业生产发展而渐成大镇。清朝咸丰年间,桐乡桑苗已负盛名。《补农书》上记载:“咸丰年间,桐乡田地相匹,蚕桑利厚。”民国8年,浙江桑苗产区主要分布在崇德县和桐乡县。之后因战乱,桑苗生产趋向衰弱。

解放后,各级政府把粮、畜、桑列入发展农业经济的重点产业,在蚕桑丝织生产上制定了一系列方针、政策和措施,使蚕桑丝织生产进入了全盛时期,桐乡的蚕桑生产水平、栽桑、养蚕技术位居全国先进水平。

历代文人墨客也留下了许多诗词歌赋,见证桐乡蚕桑丝织生产曾经的辉煌。如明朝朱逢生著有《桐乡夜织》:“桑拓绿阴肥,千树翳夕霏。机声交轧轧,灯火竞辉辉。贾客留金去,儿郎出市归,喜输官赋足,谁复叹无衣。”清朝朱彝尊《鸳鸯湖棹歌一百首》的第七十七首:“轻船三板过南亭,蚕女提笼两岩经。曲罢残阳人不见,阴阳桑柘石门青。”桐乡农谚:“桑是摇钱树,蚕是聚宝盆。上半年靠蚕,下半年靠田。吃饭靠种田,用钱靠养蚕。蚕好用一年,田好吃一年。蓬头赤脚一个月,快快活活过一年。桑剪刮刮响,勿是肉来就是鲞……”

从中可以看出,自古以来,蚕桑丝织生产一直是桐乡农业的支柱产业,是桐乡农民谋生的重要手段之一。

桐乡有着灿烂的蚕桑文化

勤劳朴实的蚕乡儿女,在绵延数千年栽桑养蚕织丝的历史过程中,形成了许多特殊的风俗习惯和文化传统。烧田蚕、蚕关门、蚕开门、送蚕花、祀蚕神、戴蚕花、蚕花鸡、谢蚕神、送蚕圆、望蚕讯……几乎贯穿于全年的农事活动,融入人们的衣食住行、婚丧嫁娶。除了许多诗词外,桐乡民间更是流传着许多蚕歌。其中一首题为《马鸣王送龙蚕》的蚕歌颇具代表性:“马鸣王菩萨下凡来,到侬府上看好蚕……清明夜里吃了齐心酒,谷雨前后要看蚕……看蚕娘娘用心计,日夜守在蚕房边……今年蚕花收成好,全靠马鸣王送龙蚕。”桐乡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名誉主席徐春雷专门搜集整理成《桐乡蚕歌》一书。老艺人褚林凤被命名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桐乡蚕歌传承人。

桐乡市文化馆副馆长祝汉明告诉记者,桐乡蚕桑习俗丰富多彩,有的来源于对蚕的原始信仰和崇拜,有的反映了蚕农对蚕桑丰收的祈祷和丰收后的庆贺及社会活动,大致可分为三块:一是对蚕神的信仰。祝汉明说,每个地方的蚕神都不一样,当时,桐乡农村主要是礼奉一个叫“马鸣王”的蚕神为蚕花菩萨。民间养蚕要眠数次,每次眠时,蚕农们都要祭祀蚕花菩萨,祈愿蚕茧丰收。“蚕宝宝比较娇贵,怕热、怕冷、怕光、怕污染,其中一个环节出点问题,就有可能导致‘蚕粒无收’。在当时科学不够发达的情况下,蚕农们只能把祈求蚕花廿四分的美好愿望寄托在蚕神上。”二是与蚕桑丝织生产有关的习俗。如戴蚕花,相传蚕花为春秋时的西施首创,养蚕时节蚕娘们纷纷将蚕花戴在头上,以图吉利;“蚕关门”即蚕事开始民间一切交往停止。三是过年过节时形成下来的与蚕有关的一些习俗:如旧时桐乡人的清明夜饭须有蚕豆芽、马兰头、螺蛳等菜,蚕豆芽是发出来的,寓意养蚕兴旺发达;马兰头能健脑明目,蚕娘吃了眼力就好;吃螺蛳有消除蚕病之意。

人从出生至死亡这一生中的许多重大礼仪也与蚕有关。比如有些地方蚕农家迎娶媳妇,当新娘被接到新郎家门口时,新郎家必须在大门口向四周撒蚕花铜钿,然后才可接新娘进屋。蚕花铜钿捡得多,意味着蚕养得好;蚕农建造房屋上梁时,房主夫妇两人要扯起被单“接蚕花”。

还有一些讲话上的忌口,如养蚕期间忌说“亮”,天亮了说“开天眼”;酱油以色泽深浅分说红原油、白原油,因“酱”与“僵”谐音。

在桐乡民间,至今还普遍保存了剥清水丝绵、扯绵兜、缫土丝等传统手工技艺。

许多古老的蚕桑习俗带有浓厚的迷信色彩,随着科技的进步和蚕桑丝织生产方式的变化慢慢淡化,一些精华部分则流传了下来,成为宝贵的文化遗产。其中影响较大、规模较大的当数轧蚕花,双庙渚蚕花胜会和乌镇香市。

双庙渚蚕花胜会

也称“水会”,是洲泉一带独具一格的民间文化,距今已有 800多年历史。整个水会自清明夜开始持续一星期左右。据清河村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介绍,每逢清明时节,蚕农们穿着各具特色的丝绸盛装,以自然村为组织,驶出各自精心装点的农船,汇集在双庙渚的南北金山漾水域,大船小船摩舷撞艄,阵势非常雄伟壮观。水会上,民间艺术、水上竞技、风俗表演一应俱全。其中较为引人瞩目的当属以赛速度为主的摇快船,在船上表演武术的打拳船,而最让人热血沸腾的则是高杆船上的表演。“在高十来丈的长毛竹梢头上,身怀绝技的民间艺人为大家表演,时而舒展翻滚,时而朝天横卧,稍稍一动,毛竹梢就会随之弹起来……看得人心惊肉跳。每次水会,十里八乡的人们都会赶来。”老人们说起水会一脸自豪。

双庙渚蚕花胜会传承人张建明提到说,水会过去由民间自发组织,近几年来由政府牵头,成为一个民间文化传统节日。

轧蚕花

每逢清明时节,桐乡河山镇与南浔区善琏镇交界处的含山上蚕花朵朵,彩旗招展,锣鼓喧天,游人如织。石门、洲泉、河山、大麻、崇福等地的许多蚕农纷纷上含山争相轧蚕花,一方面是祈求蚕神保佑蚕茧丰收,另一方面则是借蚕“嬉春”,进行民间狂欢活动。

据说,轧蚕花的习俗起源于宋代,祭蚕神、祈丰收是轧蚕花的主题。传统的轧蚕花活动主要以背蚕种包、上山踏青、买卖蚕花、戴蚕花、祭祀蚕神、水上竞技类表演等为主要内容。最大的特点是青年男女在会上自由交往,非常开放,突破了当时封建礼教的束缚,故以轧蚕花相称。如今,祭祀蚕神仪式盛况不再,人们更热衷于各种“嬉春”的民间文体活动,如抬蚕花轿子、评蚕花姑娘、摇蚕龙比赛等娱乐、竞技类活动。

过去,轧蚕花以蚕农为主,近几年开始,一些国内外的游客和附近的外来务工人员也去轧蚕花。轧蚕花活动已从当年的祈求一年蚕茧丰收,变成了如今赶一场数万人的大庙会,放松一下心情。

乌镇香市

乌镇香市流传已久,古时每年清明至谷雨,十里八乡的蚕农趁着农闲,齐聚镇上,往寺庙烧香祈求蚕桑丰收,其间各路商贾云集成市。修真观附近旷地上,茶棚、糖摊、杂货摊、小吃摊、跑马戏、木偶戏、打拳头、玩杂耍等一应俱全。修真观前的戏台还上演神戏。寺庙里满大殿是钟鼓声、诵经声,河里高杆船、拳船、踏白船争相竞技,人声鼎沸。茅盾曾描绘:“从前农村还是‘桃源’的时候,这‘香市’就是农村的狂欢节。”

如今,香市已成为乌镇民俗旅游的一个品牌。活动期间,有水龙大会、踏白船、水乡美食节、乌镇庙会等许多民间项目,场面热闹非凡,游客在传统民间活动和水乡风光中尽享古镇历史的福泽。

桐乡蚕桑习俗

成功晋级“世遗”

20109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阿联酋首都阿布扎比召开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会议,会议通过“中国蚕桑丝织”项目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一遗产包括栽桑、养蚕、缫丝、染色和丝织等整个过程的生产技艺,还包括各种巧妙的工具和织机,绚丽多彩的绫绢、纱罗、织锦等丝绸产品,以及衍生出来的相关民俗活动。

据祝汉明介绍,桐乡蚕桑习俗是作为“中国蚕桑丝织”项目的一个子项目申遗的。此次“中国蚕桑丝织”项目申报由省文化厅组织牵头,中国蚕桑丝绸博物馆具体操作,杭州市余杭区、桐乡市、海宁市、湖州市南浔区、德清县以及江苏、四川等地文化部门跨地区协作,共同申报。

祝汉明告诉记者,20096月,“桐乡蚕桑习俗”被国务院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9月,“中国蚕桑丝织”项目民俗部分在洲泉镇拍摄了申报录像片。2010年上半年,我市又被省文化厅列为传统节日保护地。“根据目前的证据,桐乡可能是蚕桑文化的起源地。”祝汉明说,桐乡蚕桑习俗成功晋级“世遗”,成为世界级的文化瑰宝,是桐乡向世界亮出的一张耀眼的文化名片,填补了嘉兴市“世遗”项目的空白。

桐乡蚕桑习俗跻身“世遗”,使人们对保护和传承民间传统文化有了进一步的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的“活化石”,是劳动人民的精神所在。祝汉明说,申遗更多的是唤醒大家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世世代代相传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