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丝文化历史 桐乡市锦绣天地蚕桑博览园转 发表于2015-02-04

所谓蚕丝文化,是指栽桑、养蚕、缀丝、织绸与染织等先进技术及其物化而生成的文明。中国是蚕丝的发源地,栽桑养蚕制丝织绸是我国古代对世界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一项重大贡献.在漫漫历史长河中,中国蚕丝已深深地渗透到历代社会的诸多方面,对政治经济、社会组织、哲学宗教、文化艺术、生产生活等产生过重大影响,从而形成独具风格的蚕丝文化,成为中华浩瀚民族文化的重要内容。下面我将从中国历史的发展来简单谈一下中国的蚕丝文化。

早在新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已经开始植桑养蚕。蚕丝的利用开始于渔猎时代的末期,而养蚕开始于农业时代的初期即黄帝时代,相传黄帝之妃螺祖始教民育蚕

从西周到战国时期,丝织手工业发展很快,织造丝织物的地区也大为增加。

个时期的蚕桑生产大概以临淄为中心的齐鲁地区规模最大,最为兴盛。据《史记》说直到姜子牙帮周武王灭周建功,被封于营丘(临淄一带)后,他的子孙重视手工业,鼓励人们从事渔、盐、漆、丝的生产,使丝绸产量迅速增加,商业流通业大为发展。其地丝绸远贩四方,并获得“衣履冠带天下”的盛誉。

     蚕桑生产对各国政治、经济的影响很大。史记中记载,春秋时,吴越两国相争,越国败灭。越王勾践卧薪藏胆,力图复国于是施行“必先省赋敛,劝农桑”的政策,大力发展经济,并“身自耕作,夫人自织”,极力积累财富。最终越王打败夫差一举获胜。

商鞅变法也十分重视蚕桑的发展,变法中规定生产丝绸到达一定数量就可以免除徭役

    汉高祖鼓励农业生产,提倡食货并重,认为食货两者是“生命之本”。此时,重农派把蚕桑放到农业生产第2位,位于畜牧业之上,并以农桑为衣食之本。从而创造了西汉时期的繁荣昌盛。

汉武帝时期张骞出使西域从而产生了丝绸之路。汉通西域,虽然起初是出于军事目的,但西域开通以后,它的影响,远远超出了军事范围。从西汉的敦煌,出玉门关,进入新疆,再从新疆连接中亚细亚的一条横贯东西的通道,再次畅通无阻。这条通道,就是后世闻名的“丝绸之路”。“丝绸之路”把西汉同中亚许多国家联系起来,促进了它们之间的经济和文化的交流。由于我国历代封建中央政府都称边疆少数民族为“夷”,所以张骞出使西域成为汉夷之间的第一次文化交融。

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汉武帝刘彻东巡海上,封禅泰山,在华北作了一次长途旅行,一路上用于赏赐臣僚的绢帛便有百万匹。当时朝廷用赋税的方式从民间征收的绢帛达五百万匹。据估计,那时候要织五百万匹绢,至少须用鲜茧四十万担。西汉时代丝织品的精美和产量的丰富,固然反映当时缫织手工业的水平,但也间接反映了当时蚕桑生产的发展情况。东汉的蚕桑业又比西汉有进一步的发展,这从简书和帛书的消长上可以看出。简书就是写在竹、木简上的字书;帛书就是写在绢帛上的字书。商殷时代,全是简书;春秋战国时代绢帛生产较多,才有帛书。汉朝简书和帛书并行,不过西汉简书多于帛书,到东汉后期,帛书大大超过了简书。可见东汉的绢帛生产比西汉多得多,说明东汉的蚕桑生产比西汉更发达了。

魏晋南北朝时,中外在丝绸和蚕桑技术上的交流更加.密切 并形成了海上丝绸之路。促进了中西文化的交流和发展。魏晋南北朝时期丝绸之路的路线主要有西北丝绸之路、西南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三条。它具有由两汉到隋唐的过渡性、海上丝绸之路进一步发展、南北两政权同时与西域频繁交往三方面的特点。这一时期,中西之间的交流主要体现在政治、经济、文化三方面。这种交流,在政治上,促进了东西方之间的联系与交流;在经济上,促进了双方之间经济贸易、生产技术的交流;在文化上,促进了中国佛教的兴盛和礼乐文化的发展。

隋朝时期中国的蚕丝业逐渐转移到了长江流域

丝绸织品技术曾被中国垄断数百年,唐朝是丝绸生产的鼎盛时期,无论产量、质量和品种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为了得到中国丝绸,全世界的商人们骑着骆驼不远万里,几万里的沙漠硬生生踏出一条丝绸之路,带来他们国家最珍贵的黄金、珠宝、玉器,换几匹丝绸带回国就能发大财。唐朝不仅繁荣富强,而且在全世界声名远播。

宋代缫丝技术发展较快,出现了较为复杂的脚踏缎车,包括机架、集绪和捻鞘、卷绕及其他三部分。宋代全国已形成了区域专门化生产趋势,丝织业生产因各地生产技术、气候、风俗习惯的差异而呈现不同特点。宋因袭唐代以精粗疏密为判断绢质的标准,精密者为上乘之绢。华北平原桑蚕丝织业至宋仍继续发展,表现在数量上,依然是产量颇富,仍为宋政府丝织品的主要供应地。宋政府征收丝织品的方式主要是赋税和和预买。

 元朝官府鼓励各国商人在境内经商,进入中原后,注意发展蚕丝生产,丝绸技术有了进一步提高。在染色工艺方面,元代新增了不少染料。

明代苏州丝织业的兴盛超越前朝民间的机户也生机勃勃。明清时期,蚕丝产区分布有了较大改变,除了江南,四川等传统产区外,西北地区、珠江三角洲、山东及两湖地区也得到很大发展。

清代,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丝织手工业非常发达。遍布在全国闹市僻壤的蚕妇织女,昼夜不息,寒暑不辍手足胼胝从事纺织。

认识与结论

中国蚕丝文化在我国文化史上具有悠久历史,数千年来,为中华文化之光增添了异彩。

随着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虽然蚕丝文化的某些功能已隐没或淡化,但是,凝聚着文化要素的蚕丝物质创造和精神创造却愈来愈丰富。传统是民族心智与民族精神的聚焦,今天传统蚕丝文化的积极因素和深厚底蕴,仍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财富,它的价值还有待深度挖掘和拓展。

4.1中国蚕丝文化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曾与异族文化、境外文化进行交流、融合,这不仅使自身魅力无穷,而且使中华民族主文化得到丰富和发展。蚕丝能够成为文化的典型代表原因在于蚕丝与文化整体的同构对应关系。纵观我国五千年历史,可以看到中华文化的传播在很大程度上是靠蚕丝作为媒介和载体的,每一时代的蚕丝织品,往往也代表着那一时代文化所达到的境界。因此,正确认识蚕丝文化,有助于我们完整地理解民族文化、科学地继承民族文化、努力地弘扬民族文化,更好地建立起我们心中的文化丰碑。

4.2蚕丝文化意识的成立,首先体现为一种民族精神的贯注,体现为文化主体为寻求民族发展与社会进步的迫切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与主文化一脉相承的蚕丝文化,所表现出的自强不息、不畏艰难、艰苦奋斗、勇于进取的精神,及其功利观、价值观,已超越蚕丝行业本身的界限,而成为全民族生活依归的准则。在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对蚕丝文化的肯定和探讨,就在于唤起这种民族精神的渗透和升华,激励国人为振兴中华民族而努力奋斗。

4.3经济与文化的一体化发展,是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历史性潮流,经济领域、经济活动中的“文化力”的地位和作用,正在日益强烈地表现出来,经济与文化互动发展、协调演进,从根本上关系到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精神文明的建设。今天,弘扬蚕丝文化,就是要充分发挥蚕丝文化在行业两个文明建设中的导向功能、凝聚功能、激励功能和规范功能,让具有悠久历史的蚕丝文化,永远昭示着蚕丝行业和蚕丝人保持艰苦创业的精神、为国争光的价值观、优质服务的职业道德、团结协作的优良风格,齐心协力,再创蚕丝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