床前跳板头上有几双小鞋,就够你辛苦了。
这是桐乡乡下过去流传的一种说法。说的是如果你有三四个孩子,做做鞋子就够你忙的了。从前,农民虽然家里很穷,孩子却是很多,母亲必须自己给孩子做鞋子。衣服呢,当然可以“新阿大,旧阿二,破阿三”;可是鞋子没有办法,老大的鞋子不可能留给老二穿,更不可能给老三穿破了的鞋子,因为孩子的脚厉害,长大也快,几乎每个孩子的鞋子的头上露出了脚指头。
桐乡农妇把纳鞋底叫“切鞋底”。
农农看见妈妈在为切鞋底做准备:按照脚寸大小,先把布剪成鞋底形状,大约需要七八层垫底。切鞋底的线,要粗,才牢,俗称“切底线”,小镇上可以买到,但是农农妈妈都是自己几股线搓成粗的切底线。引线针必须去街上买,最粗的切鞋底的针。手指上还得有个顶真,铜的,比较坚固。
晚上,在一只菜油灯(俗称油盏头,里面是几根灯草,像现在的细塑料绳子)的照耀下,妈妈坐在竹椅上开始了切鞋底的工作。妈妈一针一线在切鞋底,真是十分辛苦,有时候她把针在头发上一佩,切起来松一点,妈妈说头发上有油。农农已经在读小学三年级了,他做完了作业就在背书。“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他看见妈妈这样辛苦在切鞋底,忽然,他顺口改动了诗句,自己轻轻的读着:“孜孜菜油灯,照亮我母亲。辛苦切鞋底,何时报母恩?”
妈妈切的鞋底,既密密麻麻,又十分整齐,牢固而好看。农农试图也来切鞋底,结果一针也穿不过去。
妈妈说:“你呀,踢足球,一双新鞋子踢几脚就破了。所以呀,这一双鞋子,我给你做个包头,在正常的鞋子头上再包上一块厚实一点的布,这样就牢了。”
农农知道妈妈做一双鞋子很不容易,所以他们在学校里踢足球都是赤脚的。同学给他们班取了个绰号“赤脚大仙足球队”。
实际上,妈妈只要在家里,她千方百计抽空在切鞋底,做鞋子。房间里的墙上,挂了十几双鞋子,大大小小,每人三双,就不得了了。
鞋底切好了,上鞋帮的时候,妈妈用一只钻子,非常小心地一针一针上上去。如今还有谁会切鞋底自己做鞋子?要什么,有什么,只要有钱,什么样的鞋子没有呀。但是,过去农妇辛勤劳动的精神恐怕也已经失传了。
农农还记得,妈妈曾经给他做过“搭攀鞋子”,就是在鞋子的帮上做一个搭攀,可以在鞋子的旁边用纽扣扣上,或者街上买来的搭攀攀上,这样走起路来鞋子不会掉下来。因为孩子的脚日长夜大,鞋子做的时候总是比较宽大一点,上了搭攀就不会脱落。
妈妈还会做“蚌壳棉鞋”,冬天穿在脚上非常暖和。在鞋帮里垫上一层棉花,要垫得十分均匀,不要太厚。形状像一只河蚌,所以农民这么称呼它“蚌壳棉鞋”。
有时候妈妈也会被针戳到手指上,一旦戳了一针,就出血了,妈妈不声不响把手指放在嘴里吮一下吐掉了,再做。农农看得很仔细,妈妈怎样拿针,怎样穿线,怎样上鞋帮,他一直记在心里。农农后来读到孟郊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体会非常深刻,似乎比别人理解得更全面。
妈妈在油灯下切鞋底的形象,一直像特写镜头,突现在农农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