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 桐乡市锦绣天地蚕桑博览园转 发表于2015-08-08
      昨天晚上10点02分,进入“立秋”节气,同时也进入末伏的第一天。不过受台风“夏浪”外围影响江苏,风雨会送来清凉,像是这个天气节点送给桐乡的礼物。尽管“秋”字已经登场,但暑热随时可能反扑,台风也不会就此收手。
 
桐乡立秋有吃西瓜的习俗,秋虫也要接班夏虫开始鸣叫,秋季养生可以开始了。不知你打算怎么过呢?
 
今年属于“晚立秋”
 
很多地方有古话“早立秋凉飕飕,晚立秋热死牛”,桐乡也有谚语“朝立秋凉飕飕,夜立秋闷吼吼”,虽然话不太一样,但意思差不离,就是说如果立秋时间在上午,则天气凉爽;立秋时间在下午以后,天气就还要热上一阵。
 
今年的立秋属“晚立秋”,记者从气象部门了解到,接下来几天气温会有所下降,因为说了有一阵的台风“夏浪”终于要影响浙江了,受其外围风圈影响,明后两天午后局部雷阵雨天气条件充分,最高气温也将回落到33℃左右。10号后期,受北方冷空气影响,我市又会迎来一段阴有阵雨天气,雨大的时候最高气温会降至30℃左右。
 
这两天,桐乡倒是高温火力全开,4日最高气温36.1℃,5日最高气温接近35℃,却是“十里不同天”的情形,昨天中午桐乡局部地区下起了豆大的雨点,所谓“东边日出西边雨”正是如此吧。
 
虽然今天带了个“秋”,但离真正的秋天还有些远,且不说“十八只秋老虎”,古话说的“热在三伏”,今天是“末伏”第一天,再过10天,今年的三伏天才算过完。
 
对于桐乡来说,在经历处暑、白露等节气后,到9月下旬的秋分节气,才会凉快下来,那时才会真正入秋。
 
立秋西瓜别忘了吃
 
中国古代把立秋当作夏秋之交很重要的时刻,老百姓都很重视这个节气,特别在农业上,桐乡也流传着“立秋勿落雨,种田勿收米”的生产性谚语。
 
全国各地还有许多过立秋的习俗。记者在桐乡打听了一圈,立秋当天全家吃西瓜那是必须的,俗称“啃秋”。
 
至于为什么要在这天吃西瓜,说法却有多种。
 
一种说法是,时令过了,不能再吃。地方民俗研究专家徐春雷的看法,代表了民间比较普遍的认识。他说,听上了年纪的老人解释,立秋一过,上市的西瓜少了,口感也大不如前,再加上西瓜性寒,立秋以后多吃容易导致腹泻。还有一种说法是,西瓜落市了,再不吃就要等来年。濮院红旗漾村的瓜农老徐54岁对农时熟悉,他说,立秋后,地气不同了,种的瓜不宜生长,像冬瓜就只开花、不结瓜了,西瓜也是一样道理。
 
不过这只针对技术贫乏的老底子,现在,一年四季都能买到西瓜,对于瓜果的需求也没那样的严格了。
 
让退休教师陈志农印象深刻的还有,立秋后秋虫也要争先恐后鸣叫,直接抢了知了这些夏虫的霸主地位。“早些时候,过了立秋,农民会捉些‘叫蝈蝈’放在竹编的小笼子里,到街上叫卖,家长会买回去给孩子玩,喂点苹果西瓜,能养上好长时间。”陈志农说,那是以前暑假里必不可少的风景。
 
除了“叫蝈蝈”,还有纺织娘、蟋蟀。据了解,蟋蟀在立秋后会褪下最后一次皮,发出最洪亮的鸣叫,一些老人热衷于拿着陶罐斗蟋蟀。
 
立秋养生知多少
 
除了饶有趣味的立秋民俗,立秋后的养生功夫也要做足。
 
立秋过后,晚上变长,照理说睡眠时间增长,精神应该变好。但恰恰很多人出现困怠疲乏的感觉,也就是俗称的秋乏。
 
针对秋乏,桐乡市中医医院的中医师褚忠毅表示,关键要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跟着广场舞大妈起舞吧,跟着公园里的老爷子打打太极拳吧。在夏秋交际,这些温和的运动都是不错的选择。
 
其次,立秋后应开始“早卧早起,与鸡具兴”的生活。早卧可以顺应阳气的收敛,早起可以使肺气得以舒展。
 
虽未到真正的秋天,但很多人已经明显感到属于秋冬的“燥”已提前到来,中医称之为“温燥”。褚医师说,立秋之后最主要的问题就是口鼻咽喉的干燥和因其发生的燥咳。
 
针对“温燥”问题,褚医师表示秋季饮食应以滋阴润肺,防燥护阴为主,可多吃苹果、葡萄、香蕉、萝卜及绿叶蔬菜以助生津防燥,少吃辣椒、葱、姜、蒜等辛辣燥烈之物。
 
据养生专家介绍,经过一个夏天的清淡饮食,人体已经较为虚弱,可适当吃些肉食,如鸭肉、鱼肉炖汤既清暑热,又能补充营养。但在加强营养的同时,清热解暑类的食品也不能全部舍弃,多吃一些蔬菜水果,除了能满足各种维生素的需要,还能补充人体因大量排汗流失的钾元素。但西瓜、梨等性凉水果还是要适可而止,多吃可能伤及脾胃。
 
在盛夏,人体的免疫功能难免下降,这段时间,因为热伤风进医院挂点滴的也不少。
 
褚医师说,夏秋之交是“热伤风”的高发期。白天依然酷热,有时秋老虎发起威来比夏天更甚,不能因为立秋过了对防暑工作有所懈怠;再加上立秋后昼夜温差变大,天气早晚较凉,开空调的时间不宜过长。
 
特别是季节交替的时候容易滋生病菌,体质较弱的人如老人和小孩常因不适应天气变化而生病,感冒发烧及咽喉发炎的人非常多,多数是受凉引起的咽喉红肿,有些人因为猛吹电扇和空调寒气入侵,容易造成关节疼痛等症状。
 
秋季也是人体最适宜进补的季节,西洋参、沙参、芡实、玉竹、天冬、麦冬、百合、女贞子、胡麻仁、干地黄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但进补不可乱补,中医的治疗原则是虚者补之,不是虚症病人不宜用补药,虚症又有阴虚、阳虚、气虚、血虚之分,对症服药才能补益身体,否则会适得其反。”褚医师说。
 
另外,假如这个夏天你一直在做“三伏贴”,那明天不要忘记去敷上最后一贴,以免前功尽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