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的水车 桐乡市锦绣天地蚕桑博览园转 发表于2015-09-22

农耕生产中,尤其是水稻,靠水生长,所以灌水特别重要。农田灌水主要用踏水车。在所有的农具当中,水车算得上是个大件。整架水车都用木头打造,由水车架、水槽、踏脚、木轮和连为一串的木片叶子组成。水车架起固定水槽和木轮的作用,踏脚转动木轮带动木叶循环。由于结构较为复杂,身躯又庞大,一般的农家不一定置办得起。乌镇有一则谜面:“老孵鸡领小鸡,桥佬(上)来弄里去。”谜底就是这种人工踏的水车。

以前农民靠天吃饭,若遇上特大旱涝灾害就无能为力了。当水灾淹没农田时,踏水车能够从田里往外抽水。有一首《踏水车谣》,描写了农家日夜踏车排捞的辛劳和担心秧苗漂流、盼望雨止的焦急心情:“田舍生涯在田里,家家种苗始云已。俄惊五月雨沉淫,一夜前溪半篙水。苗头出水青幽幽,只恐飘零随水流。不辞踏车朝复暮,但愿皇天雨即休……”作者张羽(1333-1385),字来仪,原籍浔阳(今江西九江),侨居吴兴(今浙江湖州)。

遭遇旱灾时,农田必须马上抽水抗旱,否则禾稻受损。而安装水车需选择最佳点,因为要从远处的河里把水抽进稻田,踏起来也就更加吃力。

民国廿三年(1934)夏,桐乡地域遭受百年未遇的特大旱灾,民谣有“民国廿三年,河港底朝天”的说法。从农历三月下旬至七月下旬,四个月滴雨未下,连斜贯桐乡的京杭大运河也只剩下一线浅水。农民们把运河底部的水抽到田里,要用几架水车,其辛苦简直无法用笔墨来形容。丰子恺先生于1934年8月创作的随笔《肉腿》,其中这样描写抗旱的农人:“从石门湾到崇德之间,十八里运河的两岸,密接地排列着无数的水车。无数仅穿一条短裤的农人,正在那里踏水……船主人说,前天有人数过,两岸的水车共计756架,连日大晴大热,今天水车架数恐又增加了。我设想从天中望下来,这一段运河大约象一条蜈蚣,数百只脚都在那里动。”丰先生的漫画作品《云霓》,也展现了家乡人民与自然抗争的悲壮场景,画面上两位老农高卷裤管,赤膊上阵,头顶上那三两朵云块,是抽水者心中最美的语言,它滋润着千万双像土地一样干渴的眼睛。因为踏进去的水被太阳蒸发还不够,所种的禾稻全部枯死,随后便发生了饥荒。丰先生的漫画作品《施粥》、《先吃藤条》等,都是在这一时代背景下所作。

解放后,政府兴修水利,抽水机逐渐进入农村,踏水车慢慢地被人遗忘。随着现代农业机械化程度越来越高,踏水车终于退出了历史舞台。时至今日,一架完整的水车成了稀罕物。也许在将来的某一天,我们只能从资料照片中才能见到它的踪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