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桑文化的源头返回


一、 蚕的故事  《海外北经》中记载欧丝之野在大踵东,一女子跪踞树欧丝三桑无枝,在欧丝东,其木长百仞,无枝。”“欧丝”亦即“呕丝”、“吐丝”。 来自于“蚕马”传说的雏型。晋代《搜神记》对于这个凄美的神话有细致的描述,大意是这样的:一女子想念远在外乡的父亲,向家中的白马许诺:如果白马能找回父亲,她就嫁给白马。白马载着父亲如期归来,却被知道真相的父亲杀死。马皮曝晒于庭,女子在一旁玩耍,一阵风起,马皮竟然将女子裹挟而去。“后经数日,得于大树之间。女及马皮,尽化为蚕,而绩于树上。由于她的身体变成了不断吐丝缠绕的虫子,人们就把这种虫叫做“蚕(缠)”,又因为她是在树上丧失生命的,大家就把这种树叫“桑(丧)”。后世人们为感激小姑娘为人们带来了丝绸锦衣,把她赐名“马头娘”,尊为蚕神祀奉。湖地蚕俗的自由即兴于此,据说乡间在下蚕后,室中即奉马头娘,遇蚕眠时就以粉茧香花供奉,直到成蚕后才以蚕宝奉神。丰富的蚕桑风俗中还流传着祛蚕崇、呼蚕花。相传黄炎之战是为蚕丝而战,所以蚕农就在蚕房中撒出兵器图案,以传蚕丝大战之风俗,谓之“祛蚕崇”。每逢除夕黄昏,蚕家令孩童手提各式灯笼,在田头地角一边照一边唱《呼蚕花》歌,直闹到夜深人静,俗称为“点蚕花灯”。
此故事可能惨多于美,确含马皮裹尸之喻意,只是在象意上的讲述了蚕桑,而真正吐丝的意义确没有体现,蚕为什么会吐丝,为什么要吐丝?
中国的丝织品最早要追溯到殷商时期,而它的“祖先”蚕桑技术恐怕在中国大地上已经存在了五千多年了。那么究竟它是谁发明的?它的悠久祖先是谁呀?说起这个,民间的传说就多了,一般民间的蚕农都称嫘祖为“蚕母娘娘”。嫘祖是谁?据传,她就是黄帝的元妃,中国最早的第一夫人。那她又是如何发明养蚕织丝的呢?传闻就在蚕开始作茧自缚,吐丝做茧的一个夏天,做姑娘的她见到了桑树丛间晶莹的蚕丝,这个时候她突生灵感,觉得蚕丝既有韧性、又很轻巧,如果用它纺织成衣服穿就最好不过了,于是她就将蚕捉了回家喂养,逐渐掌握了养蚕的技巧和缫丝织绸的技艺。并由此还结得了好姻缘。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她发明养蚕织丝的消息很快就传遍了大江南北,人们纷纷涌到西陵国希望娶到这个聪慧的女子,在众多的求婚者中,黄帝就是其中之一,最终还是他赢得了嫘祖的心,娶得嫘祖归。婚后,嫘祖就“嫁鸡随鸡”,跟随黄帝从成都平原来到了中原,跟随她而来当然少不了她的养蚕缫丝技术。从此,贫瘠的中原便开始开花结果,黄帝在外征战,嫘祖就在家里织布纺衣,“男主外,女主内”,男耕女织的生活方式也从那时开始代代相传了。   这个故事更没有道明蚕的缘由,而是讲述了丝绸何来而成及中国传统“男主外,女主内”的生活模式。  嫘祖养蚕缫丝,始有绫罗衣锦及世。从此人类就结束了“茹毛饮血,衣其羽毛”的原始衣着,进入了锦衣绣服的文明社会。„„一根真丝来之不易,注定了丝绸的华贵和神秘。在唐朝,丝绸之路上的驼
铃将以“丝”为主的中国服饰文化传送到了遥远的西方。世界也由一根莹亮的蚕丝,一匹柔美的丝稠知道了古老而神秘的中国。但他们似乎就不知中国人如何织丝纺绸的?当时的罗马人就发出了如此惊叹:中国人居然从树叶上采下非常幼细的“羊毛”。中国那么多的发明除了炼金术外,恐怕没有其它技术可以保存这么久还如此神秘。制作过程的复杂和保密机制的严酷是它与世界文明保持神秘距离感的原因。  凡是悠久的文化,都有它的习俗,凡是独特的习俗都会带着一点迷信的色彩。旧时蚕丝难求,一年一熟,为了祈求的养蚕收成,农民都会大肆的“搞作”一番,相传就有不少的养蚕习俗。北方的蚕事后来因为战乱渐渐衰落了,在清代时已少有人知。乾隆皇帝曾感慨:北京古称桑土,而今人不识蚕。可见他对蚕事落寞黯淡的前景难以掩饰的忧伤。但有一处地方却令乾隆顿时为之一亮,这处地方在哪?一座因太湖而得名的城市——湖州。既有小桥流水的吴越风情,又有高山大川的森林竹海。湖州历史上曾是笔、竹、茶的发源地。也是闻名遐迩的“丝绸之府”、“中国蚕乡”。几千年过去了,任凭高科技如何迅猛的狂奔,丝绸依然慢慢地一寸寸地出自于蚕和蚕农的默默“耕耘”。并且,随着时间的流逝,焕发出了永不磨灭的生命光彩。  “猫也来,狗也来,搭个蚕花娘子一道来”至今蚕桑文化在塘栖镇已有千年历史。古时候在塘栖镇素有“拜蚕神 ”、“ 点蚕花灯” 、“扫蚕花地”、“ 轧蚕花”等习俗。时至今日,一些年长的蚕农还不时地在育蚕时念念有词,祝愿自己“蚕花廿四分”,意欲讨个双丰收的彩头。一般来说,祭神如神在,即祭神活动要模拟再现有关的场景。因此,祭祀蚕神的场景之一,就是模拟煮蚕茧的形象,以预祝当年的蚕业丰收。元宵或汤圆(可能是它们特别耐煮的缘故),雪白的米粉面在外圈象征蚕茧丝,里面的红褐色的馅代表蚕蛹,应当说是维妙维肖。蚕桑习俗已在年轻一代中逐渐淡化。如何延续千年蚕桑文化,挖掘蚕桑经济已是刻不容缓。

我们企业文化的写照  “春蚕不死,吐丝不尽”。看着眼前飘柔滑顺、绚丽多彩的布匹,你会不会想到它们是始于春蚕在桑叶上蠕蠕不懈的“耕耘”呢?蚕固然是“人民公仆”式的生物,克尽己能,死而后己。但你不要以为蚕就很易(容易)服侍,要它做什么它就做什么。它的“作茧自缚”其实并不是它自愿的。只有将它服侍到舒舒服服,它才会服服贴贴乖乖的听话。据闻,在孵化和作茧的那个月中,它们对时间和温度的要求都是非常苛刻的。要将它们放在一个通风的竹匾上,每隔几小时就要喂一次,不可以有一丝一毫的疏忽,连漫漫长夜都要衣不解带的小心服侍。如果服侍喂养得妥当,它们才会最终做几天的茧,每个茧可以抽出几千尺长的一根丝,大约需要五千多只的蚕,才可以吐出一公斤的线。为了把这些蚕茧做成织品,还要把它放在水里煮,再一根根的抽出丝来,然后把若干丝捻在一起,做成较结实的线,这样才可能染色和纺织。如此看来,“吐丝不尽”的蚕固然可敬,但不要忘记了我们辛辛苦苦养蚕的人们,正是他们日夜不辞劳苦的“照顾”,春蚕才会甘愿忍受抽丝剥茧之苦,吐尽一生的芳华。